执“绿”为笔 绘生态画卷——淮北市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到了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连日来,濉溪县孙疃镇杨柳大沟西堤,烈山区宋疃镇三五山,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淮北大地处处涌现市民群众义务植树的火热场景。大家用实际行动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凝心聚力守护好绿水青山。


植树造林,绿化家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23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聚力“五绿”任务,持续实施“五大森林”行动,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和先行区建设,完善林长制工作体系,开展“二次上山”计划,推进石质山造林提质增效,稳步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为加快建设“五宜”幸福城市筑牢生态屏障,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建章立制,提升林长履职效能。我市坚持示范引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林长职责,召开市级林长会议,协调解决林长制、自然保护地、古树名木、林业碳汇等重要事宜,率先垂范开展义务植树、巡林调研,推动林长制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健全制度体系,完善四级林长和“一长三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督办单、提示单、记录单“三单”推进机制。创新工作模式,与徐州、宿州建立联合林长制,落实县级林长履职报告制度、镇村级林长述职和公示制度。深化“林长+检察长”机制,建立“检察公益诉讼+碳汇(碳票)”、湿地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构建林业资源司法保护新格局。举办林长能力提升、林长信息化平台、森林防火知识等培训,常态化开展督查督办、走访帮扶等履职活动。


聚焦“护绿”,筑牢森林生态屏障。深入开展森林督查图斑自查核实,上一年森林督查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做好相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中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回头看”、疑似点位核查,落实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重大事项制度。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9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推进重要湿地网格化管理,全市湿地保护率达到56.7%。成立市级收容救护中心,设立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救助各类野生动物100余只,开展系列“放归”活动。“一树一策”加强古树名木修复,落实专人管护,委托专业团队运营管理,创新开展古树认养活动,明确古树养护、体验研学、采摘果实等权益。淮北市明清石榴园古树群荣获全国首批“100个最美古树群”称号。


聚焦“增绿”,深入推进国土绿化。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方式,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3.18万亩。全市新增改造提升绿地51.94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10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用“方寸之美”串起市民“微幸福”。丰富发展石质山“七步造林法”,皖北川藏线四季景观、相山林相改造等四项工程扎实推进,新增申报省级森林村庄14个。实施中湖修复工程,按照4A级风景区标准,完成朔西湖郊野公园建设工程。实施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探索性工程,通过栽植爬山虎实施垂直绿化,探索采石宕口生态修复新路径,生态修复持续加强。


聚焦“管绿”,维护林业资源安全。严格森林资源管理,制定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规则,从严控制经营性项目占用林地审批。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创新林地占用审批举措,主动服务市场主体,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完成飞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55万亩,人工防治草履蚧1.5万亩,张贴10万张黄板防治白粉虱,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未出现成灾情况。建成智慧林业一期、二期山场防火监控,覆盖率70%以上,建设林火阻隔系统(森林防火步道)10余公里,推进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森林火灾。探索“碳票+生态司法”治理模式,全市首次实现以碳代赔。林业、市场、农业等部门联动加强执法监管,开展“清风”“网盾”等专项行动。


聚焦“用绿”,做大做强林业产业。突出龙头带动,培育林业经营主体示范典型,全市现有省级现代化林业示范区、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示范社、森林康养基地等36家。新申报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1家、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推进林旅融合发展,建设皖北川藏线旅游线路,打造相山国家森林公园、龙脊山—南山村多条精品生态旅游路线。通过“跨村联营、托管运营”模式,对四季榴园森林旅游项目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招商引资、市场营销等,实现营业收入95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40余万元。加强政策帮扶,及时足额兑现奖补,组织市塔山软籽石榴专业合作社、市盆景协会等11家林业企业参加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创新发展林业碳汇,实现林业碳票发放,完成首笔碳票交易72万元。探索“碳汇+”模式,拓宽碳票在义务植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等应用领域和场景。


聚焦“活绿”,持续深化林业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林地经营权,形成“政府+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榴园村、梧桐村山场实现“小园”变“大园”,林业产业经营集约化成效显著。发展绿色金融,做好林权抵押贷款和“五绿兴林·劝耕贷”“皖林邮贷通”,开展新型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专题活动,创新生态护林员人身意外险、古树名木保险等险种。开展林业科技特派员服务科技强林行动,开展保姆式服务,送科技上门,破解林农栽植难题。创优林业营商环境,引进宁丰木业、雨佳木业等大型木材加工企业。探索市场化拍租模式,引导大户和企业承包闲置土地开展造林绿化及管护,撬动社会资本融资13.5亿元对朔西湖公园进行综合治理,形成治理主体由单一结构向多元格局转变。


首席记者 肖干 通讯员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