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汇聚“强磁场”——淮北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为高质量转型发展聚智赋能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

升级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人才优先发展;紧盯产业发展集聚大批人才,搭建“淮才必遇”优质平台;全力打造“引育留用”全链条,吸引人才走进淮北、筑梦淮北、共建淮北……作为一座正在谋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城市,淮北对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组织上对我的工作给予指导,生活给予关心,现在的我家庭团聚,建设家乡的劲头更足。”安徽大学生态学博士张岛回到淮北工作后,动员硕士学历的妻子放弃合肥高薪一起回到家乡。

想吸引更多人才来淮落户发展,就要狠抓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一主线,不拘一格吸纳人才。近年来,市委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厚植“淮才必遇”“淮才优遇”沃土,把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摆上转型发展战略高度,以人才引进为突破口,多次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国(境)外知名高校公开引进党政储备人才。党政储备人才落户淮北、扎根淮北,直接充实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现了储备培养优秀年轻干部、集聚高层次年轻人才的预期目标。

“年轻人是一座城市的未来,年轻干部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希望。对于淮北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来说,更需要众多优秀年轻干部,冲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勇当高质量转型发展‘生力军’。”市委书记覃卫国在全市年轻干部座谈会上说。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我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召集财政、住建、教育等职能部门汇智汇策,专门出台系列“提档升级”优惠政策。根据本硕博不同学历每月补贴800元、1200元、3000元生活补助,租房有补贴、购房返契税、落户零门槛,家属来淮就业对口安置、子女就学安排优质学区,来淮求职可短期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等等,各项待遇保障以文件形式予以固定,让党政储备人才无后顾之忧。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党政储备人才218人,平均年龄27.3岁。

来淮创新创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给予最高2000万元债权投入或股权投资支持;所在企业有融资需求的,给予最高2000万元“人才贷”支持,符合全职引进条件的高精尖缺人才给予最高200万元安家补贴和100万元购房补贴,国家级双创领军人才落户淮北给予2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部分紧缺人才可“一人一策”……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为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我市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各方面,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破除藩篱,打造人才汇聚“强磁场”。

前不久,淮北市3.0版人才政策在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该政策对标“沪苏浙”“合芜滁”及省4.0版人才政策,在人才引进支持方式、支持标准、支持范围上均有较大突破,真正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引进来、使用好,着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构建具有淮北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新格局。

人才是第一资源,我市坚持高位推动,以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重点,引进、培育、用好各类人才,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2021年以来,我市优化调整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聚焦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依次完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重点产业等领域人才支持政策,形成人才培养、引进、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淮北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进一步支持高校毕业生等人才来淮在淮就业创业若干政策》《淮北市产业人才新政16条》《淮北市3.0版人才政策》等多项人才政策。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我市通过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政策供给和服务,让人才不仅引得来,更能留得住、用得好,为加快建设“五宜”幸福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北篇章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郭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