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气象新作为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淮北市围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讨论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观念束缚,大胆探索,勇闯新路,推动“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围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单位紧扣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推深做实“四个聚焦”。全市大讨论活动取得较好成效,有力推动“五宜”幸福城市建设。

聚焦“早”字 抓部署强推进

高位推动。我市及时成立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2023年7月29日全市动员会议召开后,一县三区、78家市直单位半个月内全部动员完成。各镇(街道)、园区、县(区)直单位同步开展,市公安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等单位对二级机构同步安排。10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各负其责、通力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系统谋划。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调度会,认真学习省委文件精神,着力吃透把准上情,确保大讨论活动有力有序有效。按照“规定动作一个不少、落实举措特色鲜明”的要求,紧密结合加快建设“一城一基地”的战略定位和“五宜”幸福城市的发展目标,市委常委会牵头研究制定大讨论活动工作方案。活动办充分发挥“协调部”作用,发布工作提示17次,印发推进情况简报22期,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其中11期作出专门批示。

广泛宣传。在《淮北日报》开设“开展大讨论提振精气神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系列访谈栏目,10余位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中心工作,谈短板弱项、谈争先进位。强力推出《淬血性之火铸作风之刃》《思想不解放,就没有发展高质量》等5篇系列评论文章,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聚焦“深”字 抓学习促转化

统筹安排学。我市组织各级党组(党委)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省委书记韩俊关于“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专题党课报告精神、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总结交流会精神等内容,制定学习计划,统筹安排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交流互学等学习方式,确保学深学实。

外出考察学。80余家参学单位围绕本地本部门存在的短板弱项,在“沪苏浙”“合芜滁”及其他地区找准对标对表对象,带着问题走出去、带着思考找答案,着重学习先发地区稳定经济运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招商实效等方面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并将学习考察成果及时转化为扭转工作局面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累计形成整改提升举措280余项。

交流研讨学。坚持以研促学、以学促干,引导党员、干部围绕若干主题,深入思考、相互交流。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濉溪县等58家单位对标“沪苏浙”、学习“合芜滁”,通过座谈交流、“头脑风暴”等形式开展集中研讨,提出对标提标举措。组织开展“我为淮北发展献良策”活动,各地各单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意见建议征集活动,活动期间共收到52家单位325条意见建议,评选出“好建议”42条。

聚焦“实”字 抓调研破难题

围绕“发展要事”调研。锚定产业转型升级、扩大有效投资、深化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发展领域定向选题,我市通过问题梳理、难题排查,上下联动选定“加快构建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充分发挥经济发展‘主战场’作用”等调研主题156个。对重点项目要素保障、闲置资源盘活利用、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等11个综合性难题集中攻坚,切实解决推动发展中的堵点难点瘀点。

围绕“民生实事”调研。市委常委带头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深入镇(街道)、开发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一线调研,到信访工作联系点带案下访、政务服务中心现场办公,现场接待信访群众22批,解决道路出行安全隐患、小区绿化不合理、农村供水水质保障、养老服务改革等问题57件。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市医保局等单位主动认领群众反映的城市“停车难”、行政执法不规范、“种牙”治疗费用高等热点难点问题,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224人次,解决突出问题50余个。市人社局率先在全省设立固定接访日,建立“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组织施工、劳务单位和农民工“面对面”交流,“一线”化解欠薪隐患,累计帮助640名农民工讨薪923.85万元。围绕“旧账难事”调研。针对优质均衡教育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19个“点题式”调研课题,配合主题教育调研指导组协调发改、财政(国资委)、住建、教育、卫健等12个部门共同分析研判,经座谈研讨、联动分析、充分论证,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意见建议30余条。市住建局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要件多、审批程序繁、验收时间长、办事效率低等问题,创新推行工程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为企业减负赋能。针对工业办证难题,市自规局积极探索“3343”模式,累计为13个项目办理不动产权证,涉及厂房及配套设施37幢,盘活企业存量资产22万平方米。

聚焦“严”字 抓整改重落实

精准督导。配合主题教育调研指导组,加强对各地各单位走访调研、问题查摆工作的过程指导、跟踪督导,对存在选题切口过大、脱离实际工作、贪大求全、强拼凑数等11个调研课题作出调整;对调研避重就轻、回避矛盾,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等现象严肃批评教育、督促及时纠正,切实做到既传导压力又输送动力,既出谋划策又督促提醒。

清单落实。按照大讨论工作方案要求,对各地各单位报送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严格审核把关,汇总存在的共性问题,整理形成问题清单梳理工作要点,明确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一时难以解决的持续跟进,以调查研究见行见效推动大讨论活动走深走实。成立住建、发改、民政、教育、文旅等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以专班推动优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推进嵌入式居家养老、助力产教融合等问题清单转化落实,目前已解决相关问题64个。

长效管理。各地各单位通过总结提炼走访调研、问题整改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形成了一批行得通、做得实、长期管用的制度机制,实现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新建、修订、完善各类制度机制110余项。市投促中心从深化产业链招商、构建全市招商“一盘棋”、加大基金招商力度等方面谋划提出10余条措施,力求以更实举措招引更实项目,形成更实成效。市金融局等出台《淮北市促进企业上市(挂牌)及直接融资的若干政策》《金融支持淮北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淮北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等政策文件(完善机制)13项。

发展实践不停步,解放思想无止境。记者从市大讨论活动办了解到,我市将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紧盯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做好“后半篇”文章,坚持在深学细悟、成果转化、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方面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同心同向,不断绘就现代化美好淮北的美丽图景。

首席记者 肖干 通讯员 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