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良策聚共识促发展 奋力书写新时代履职答卷——淮北市政协2023年工作综述之一

时光勾勒奋斗的足迹,耕耘带来丰收的硕果。

“开展各类协商议政会议18次,组织民主监督活动50余次,办理提案138件,收集社情民意152篇,形成调研报告100余篇,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80余件……”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次次深入的调研、一件件为民解忧的实事好事,成为2023年市政协履职日历的生动注脚,树立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推动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履职答卷。

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展现“政协担当”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钱界殊认为,将政协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是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建议推进企业探索建立产线级、车间级和工厂级5G全连接工厂,打造‘5G+智能制造’应用场景”“要大力推动高碳排放产业的低碳转型,将新型工业化建立在绿色低碳基础之上”……

为助推皖北“两个加快”部署要求落地落实,市政协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召开年度首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市党政领导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倾听委员意见建议,这是发挥政治协商职能的生动一幕。

一年来,市政协贯彻落实市委作出的建设“五宜”幸福城市决策部署,选择“大力振兴乡村产业,赋能和美乡村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协商课题,进行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围绕“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淮北联动创新区建设”“推动我市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等课题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提出400余条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被相关部门吸收采纳,产生了良好效果。

建言资政之外,如何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助力党委政府推进重点工作?

市政协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关于加强民主监督的相关要求,创新开展主席会议专题民主监督,实行深调研、看现场、听汇报、提建议、督落实“五步工作法”,针对发展关键问题、民生关切问题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做到在监督中服务中心大局。

一年来,主席会议成员围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提升城市建设质量、落实教育“双减”政策等工作,开展6次专项监督,提出监督建议100多条,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推动相关工作高效落实。

为进一步提升监督实效,市政协还建立与纪委监委专责监督、检察法律监督协同联动机制,围绕平安淮北建设、居民饮水安全等开展协同监督,变“软监督”为“硬约束”,让政协民主监督有分量、更有力量。人民政协报、江淮时报等媒体对相关经验做法进行了宣传推介。

在落实决策部署中注入“政协力量”

“党委有声音,政协有响应;党委有部署,政协有行动!”一年来,市政协主动担当作为,协调各界力量,积极完成市委交办的各项任务,始终做到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步。

深入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组团赴徐州学习考察,推动淮徐两市政协组织加强沟通交流、互学互鉴,协助党委政府深化多层次、多领域结对共建,助推淮徐经济社会从“相邻”走向“相融”。

主席会议成员联系推进“淮北群众喝上引调水”等8个重点项目,担任绿色食品产业等4个产业链链长,专题调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堵点”“难点”。

牵头推动淮北市老电厂工业遗址改扩建项目,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高标准完成项目设计,全方位征集工业遗存,保留珍贵历史记忆,推动“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市政协铆足干劲,把市委点题的专项任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一张张“任务清单”正转化成厚厚的“成效清单”。

同时,市政协高度重视、顶格推进“双招双引”工作,加强与客商的沟通联系,对接项目信息。组织绿色食品、绿色建材等4个产业招商团,深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招商考察,大力推介淮北产业、资源、政策等优势。

市政协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到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以营商环境的“源头活水”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召开企业家协商座谈会,倾听企业困难诉求和政策建议,梳理形成《关于深化“一改两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提出4个方面16条具体建议,经市领导批示转办、部门主动承办、政协跟踪督办,有关企业诉求基本上得到解决,社会各界反响良好。

在坚守为民初心中彰显“政协情怀”

人民政协为人民,这既是对初心使命的庄重承诺,也是政协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3年以来,市政协弘扬淮北历史文化底蕴,依托社区党员活动室、委员连心茶室、委员之家等阵地,创新打造“有事‘相’商”基层协商平台,出台指导意见,规范协商流程,把政协履职的触角延伸到人民群众中间,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

一年来,累计开展协商活动130余场,组织各级政协委员和群众零距离论事说理,参与委员和群众代表2000余人次,促进小区地下车库停车、燃气安装、排水排涝、老年食堂管理等一批群众关心的急事、难事得到解决。

同时,制定《淮北市政协“微事足到”民主监督实施方案》,推动委员下沉基层、深入一线、直达现场,常态化开展微监督活动,助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微事”“小事”。

一年来,主席会议成员围绕居民服务“一卡通”、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东部山区文旅开发等开展监督式调研视察30余次,提出建议80多条;组织委员、相关部门和群众代表,围绕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城市路网提升、规范文明养犬、“15分钟阅读圈”建设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开展微监督40余次,有效推动政协参与服务基层群众。

市政协还进一步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大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力度。“提升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加强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养护管理”等信息,经市党政领导批示后迅速得到落实,促进一批民生诉求及时有效化解。

在广泛凝聚共识中贡献“政协智慧”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人民政协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要做好凝心聚力大文章,最大限度为全市改革发展汇聚奋进力量。

一年来,市政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坚持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推动形成全市上下“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生动局面。

加强与党派团体合作共事,各党派团体参与政协组织的专题调研、民主监督和协商活动46次,提交各类会议发言78篇,提出集体提案50件。

深化各界团结联谊,热情接待西藏措美县政协代表团来淮考察,开展“民宗心向党·践行二十大”活动,加强与淮北籍海外华人华侨联络交流,密切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

开展“界别主题活动月”活动,推动委员“从界别中来、到界别中去”,24个界别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科创筑梦进校园”“银企对接助企纾困”等主题,开展界别协商、界别调研等各类活动58次,走访企业、单位130余家,联系群众4000余人次。

推动“书香政协”建设,增强文化认同,着力打造“政协委员读书驿站”,举办8期读书交流活动,500多名委员和群众参与,营造了同读书、共学习,聚人心、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成立淮北政协书画院,举行书画作品展,开展笔会、采风等活动,以艺术创作为纽带广泛团结凝聚社会各界人士……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新的一年,市政协将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广泛汇聚社会各界智慧和力量,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的壮美画卷上,用责任担当倾力描绘更加绚丽多彩的时代篇章。

通讯员 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