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一池春水” ——淮北市持续加大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2023年11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制造业贷款余额159.35亿元,同比增长73.44%,增速在全省排名第1。

2023年1至11月份,全市累计实现直接融资151.35亿元,直接融资和企业上市进度加快。

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59.4亿元,同比增速10.1%,拉动GDP增长0.6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5.8%,较年初提高0.6个百分点;占全市服务业比重11.5%,较年初提高0.9个百分点。金融对服务业增长继续保持向上拉动。

这样一份成绩单,勾勒出过去一年里我市金融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翻过一山又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金融兴则经济兴。

2023年以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积极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努力加大支持力度,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这一年,金融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在全省率先制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对普惠型小微企业发展加大支持力度。11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8.12亿元,较年初增长26.69%,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4.27个百分点。完善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功能,全市13家金融机构260款产品接入平台,60235户次企业通过申请,获得授信1255.95亿元。向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团队企业发放“人才贷”41笔、1.66亿元。13家金融机构与意向企业签订“共同成长计划”310户次,协议金额达29.18亿元。

这一年,深化金融改革更具成效。积极主动争取省级政策支持,全省首家启动成立市级农商行改革。加快推进《淮北市转型发展金融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围绕转型发展金融支持目录,鼓励金融机构对6大重点行业实施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应用、高效利用给予重点信贷支持,首笔8000万元“碳指标挂钩贷”成功落地淮北涣城发电有限公司。出台《金融支持淮北市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并通过“进园访企助项目”“金融助力商协会”“牵头行制度”等专项行动,努力打造金融支持产业行业发展的服务升级版。

这一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更加完善。新增港交所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进层企业1家、股份制改造企业11家、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31家。建立健全上市后备企业筛选机制,动态保持重点培育企业10家、后备企业20家、储备企业30家。举办39场资本市场专题培训,累计525家企业参与培训。帮助16家企业争取到省财政奖励480万元,累计兑现20家企业市级上市(挂牌)及直接融资奖励1101万元。

这一年,经济金融秩序更加稳定。强化部门联动,深入开展地方金融风险处置攻坚行动,牵头化解陈案10件,居全省第4位。推进防范与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常态化,依托“线上”大数据监测和“线下”网格化管理,发布监测预警风险提示函21份。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排查风险企业150家,走访相关企业3560家。推动落实“七进”宣传举措,市、县(区)积极开展各类宣传活动542场,全力创优金融生态环境。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金融改革持续深化、信贷投放不断扩大,融资结构优化,实现了实体经济和金融企业的双赢。

11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93.29亿元,较年初增加198.14亿元,增长12.42%。


记者 黄顺